我公司拥有所有研究报告产品的唯一著作权,当您购买报告或咨询业务时,请认准“智研钧略”商标,及唯一官方网站智研咨询网(www.chyxx.com)。若要进行引用、刊发,需要获得智研咨询的正式授权。
- 报告目录
- 研究方法
为了深入解读硅碳负极材料行业发展现状以及研判未来走向,智研咨询精心编撰并推出了《2025-2031年中国硅碳负极材料行业市场竞争态势及发展前景研判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这份报告不仅是对中国硅碳负极材料市场的一次全面而细致的梳理,更是智研咨询多年来持续追踪、实地踏访、深入研究与精准分析的结晶。它旨在帮助行业精英和投资者们更加精准地把握市场脉搏,洞察行业趋势,为未来的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报告》主要研究中国硅碳负极材料产业发展情况,内容涉及硅碳负极材料产量、销售量、单价、市场规模等细分数据。
《报告》从国内外经济环境、国内政策、发展趋势等方面入手,全方位分析了硅碳负极材料产业发展状况,对业界厂商掌握产业动态与未来创新趋势提供相应的建议和决策支持。
锂电池负极材料由碳系或非碳系材料等负极活性物质、粘合剂和添加剂混合制成糊状胶合剂,均匀涂抹在铜箔两侧,经干燥、辊压而成,在锂电池中起储存和释放能量的作用,主要影响锂电池的首次效率、循环性能等。
硅基负极的原材料主要由硅材料和石墨构成。硅在常温下与锂合金化,理论比容量高达4200mAh/g,是目前石墨类负极材料的十倍以上。硅碳负极具有能量密度高,放电平台合适等优点,是较具潜力的下一代负极材料之一。
从产业背景层面:产业链降本影响硅碳负极在23年推广,24年“降本&增效”并重。2023年产业链的重心全部集中于降低材料成本,而硅基负极作为增效(提升能量密度)的关键材料,在降本的大环境下推广受阻。经过2023年产业链端大规模降本,以国内方形磷酸铁锂动力电池为例,从年初的0.83元/Wh降至23年11月底0.43元/Wh,价格降幅达48%。材料厂单位盈利持续收窄,目前继续大幅降本的空间有限。
在此基础上,电芯将重新将更多的重心从“降本”逐步转移至“增效”上,现有材料体系的电芯技术已发展到了瓶颈阶段,只有在下一代更高性能电芯上占据性能/成本优势,才能夯实电池龙头的产业地位。以宁德时代的凝聚态电芯为代表的下一代电芯技术标配硅碳负极,助力电芯在能量密度层面实现质的跨越(从目前材料体系的能量密度约300Wh/Kg提升至500Wh/Kg)。
2019年,小米率先在行业内将硅基负极材料应用在智能手机上;2020年,特斯拉4680电池发布;2023年,荣耀Magic5 Pro首次在手机行业中商用硅碳负极电池技术,特斯拉4680电池进入量产阶段,标志着硅碳负极发展进入新阶段。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锂电池硅碳负极材料行业产量11280吨,需求量达到11000吨。
锂电池硅碳负极材料行业上游原材料主要包括石墨、锂盐、二氧化硅以及其他材料。锂电池硅碳负极材料行业产品下游企业均为锂电池厂商,主要集中在动力电池、储能、3C电子等领域。
硅碳负极的产业化需要成熟的配套产业链助力,由于硅碳负极与石墨负极在物理化学性质上仍有一定差异,需要使用预锂化技术提升首次效率,所使用的负极粘结剂,导电剂,电解液等配套产品也有一定调整。过去硅碳负极配套产业链尚未成熟,也是硅碳负极需求难以放量的重要原因。受益于技术进步,近年来硅碳负极配套使用的粘结剂及电解液技术进一步成熟,已开始具备产业化条件。例如深圳研一推出的S-ONE系列粘结剂通过调控高分子结构,合成出主体具有超高分子量直链,端基具有适当支化和锚定基的负极粘结剂,可以有效抑制硅材料膨胀。此外,预锂化,粘结剂,电解液等材料的技术成熟有望进一步解决方形电池中硅碳负极的膨胀问题,有望进一步提升硅碳负极在方形及软包电池中的渗透率。
硅基负极布局企业主要分为以下4类:(1)以贝特瑞和杉杉股份等为代表的传统锂电负极企业;(2)以天目先导为代表的硅基负极初创企业;(3)以国轩高科为代表的电池企业(自产硅基负极材料);(4)以硅宝科技、胜华新材为代表的化工企业。
产能方面,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以来硅基负极规划产能超20万吨/年,包括杉杉股份、璞泰来等石墨头部负极企业。深圳索理德已在江苏启动建设硅碳万吨产线,并于年内投产;硅宝科技于2021年投资5.6亿元,新建5万吨/年锂电池用硅碳负极材料及专用粘合剂项目已经完成全部基建工作,计划将于2024年投产;贝特瑞深圳市光明区年产4万吨硅基负极材料项目已基本完工,设备陆续进场,该硅基负极项目为公司2022年规划,总投资50亿元,生产基地建设从接洽到开工,仅用时三个半月,一期1.5万吨产能会在2024年陆续建成投产。
智研咨询研究团队围绕中国硅碳负极材料产业规模、产业结构、重点企业情况、产业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并针对硅碳负极材料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为各地政府、产业链关联企业、投资机构提供参考。
【特别说明】
1)内容概况部分为我司关于该研究报告核心要素的提炼与展现,内容概况中存在数据更新不及时情况,最终出具的报告数据以年度为单位监测更新。
2)报告最终交付版本与内容概况在展示形式上存在一定差异,但最终交付版完整、全面的涵盖了内容概况的相关要素。报告将以PDF格式提供。
第1章中国硅碳负极材料行业发展概况
1.1 锂电负极材料行业基本概念
1.1.1 行业定义
1.1.2 行业产品分类
1.1.3 行业产品性能
1.2 硅碳负极材料行业定义及产品特性
1.2.1 硅碳负极材料定义
1.2.2 硅碳负极材料产品分类
1.2.3 硅碳负极材料制备方法
1.3 硅碳负极材料行业发展经济环境分析
1.3.1 国际宏观经济发展现状
(1)国际宏观经济整体发展态势
(2)主要地区宏观经济走势分析
(3)国际宏观经济预测
1.3.2 国内宏观经济发展现状
(1)GDP增长形势分析
(2)固定资产投资规模
(3)工业增加值增长情况
1.3.3 宏观经济走势预测
1.3.4 宏观经济环境对行业发展的影响
1.4 硅碳负极材料行业发展政策环境分析
1.4.1 行业监管体系建设现状
1.4.2 行业标准体系建设现状
1.4.3 行业政策汇总及解读
(1)政策汇总
(2)重点政策解读
1.4.4 政策环境对行业发展的影响
1.5 硅碳负极材料行业发展技术环境分析
1.5.1 行业技术活跃度分析
(1)相关专利申请数量
(2)相关专利授权数量
(3)热门申请人分析
(4)热门技术领域分布
1.5.2 行业技术发展方向分析
1.5.3 行业技术研究进展
(1)硅碳二元复合材料
(2)硅碳多元复合材料
1.5.4 技术环境对行业发展的影响
1.6 硅碳负极材料行业发展社会环境分析
1.6.1 国家对于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推动
(1)国家层面政策引导
(2)技术路线引导
1.6.2 居民电子产品消费趋于平缓
1.6.3 5G商用化带来储能电池需求增长
1.6.4 社会环境对行业发展影响分析
第2章全球硅碳负极材料行业发展分析
2.1 全球硅碳负极材料行业发展特点
2.1.1 硅碳负极材料正走向产业化
2.1.2 企业研发进展
2.1.3 市场需求前景广阔
2.2 全球硅碳负极材料行业产业化分析
2.2.1 产业化现状
(1)碳包覆氧化亚硅
(2)纳米硅碳
2.2.2 产业化趋势分析
2.3 全球硅碳负极材料行业市场规模
2.3.1 行业市场需求现状
2.3.2 行业需求空间测算
第3章中国硅碳负极材料行业发展分析
3.1 中国硅碳负极材料产业化进展
3.1.1 硅碳负极材料发展历程
3.1.2 硅碳负极材料产业链结构
3.1.3 硅碳负极材料产业进展情况
3.2 中国硅碳负极材料发展现状
3.2.1 中国硅碳负极材料发展概况
(1)驱动因素分析
(2)产业市场特点
3.2.2 中国硅碳负极材料产能产量
3.2.3 中国硅碳负极材料市场规模
3.3 中国硅碳负极材料产业化前景分析
3.3.1 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3.3.2 产业发展前景预测
第4章中国硅碳负极材料行业竞争分析
4.1 中国硅碳负极材料行业总体竞争特点分析
4.1.1 市场集中度高
4.1.2 竞争者类型丰富
4.2 行业五力竞争分析
4.2.1 行业内部竞争激烈程度
4.2.2 上游议价能力分析
(1)碳材料
(2)硅材料
4.2.3 下游客户议价能力分析
4.2.4 潜在进入者威胁
4.2.5 替代产品威胁
4.2.6 行业五力竞争综合判断
4.3 中国硅碳负极材料行业竞争趋势分析
4.3.1 动力电池对负极企业要求将构筑行业竞争壁垒
4.3.2 负极产能快速扩张,份额将持续向龙头集中
4.3.3 国内负极企业加速全球配套
第5章中国硅碳负极材料产品市场需求潜力分析
5.1 中国负极材料市场需求现状
5.1.1 产品需求结构
(1)产品类别
(2)产品消费结构
5.1.2 应用市场结构
5.1.3 新型CVD硅碳负极的介绍及前景
(1)CVD硅碳负极的基础介绍
(2)CVD硅碳负极的原材料
(3)CVD硅碳负极的性能表现与特点
(4)CVD硅碳负极的挑战与解决策略
(5)CVD硅碳负极发展动态
(6)CVD硅碳负极发展前景
5.2 中国硅碳负极材料应用领域及潜在应用领域分析
5.2.1 产品应用领域现状
5.2.2 产品潜在应用领域
5.3 新能源汽车领域硅碳负极材料应用潜力
5.3.1 新能源汽车领域负极材料应用现状
5.3.2 硅碳负极材料应用现状
5.3.3 硅碳负极材料应用潜力
(1)政策利好,新能源汽车行业高景气还将持续
(2)动力电池带动负极材料需求快速增长
(3)锂电池渗透率还有上涨空间
5.4 3C电子领域硅碳负极材料应用潜力
5.4.1 3C电子领域负极材料应用现状
5.4.2 硅碳负极材料应用现状
5.4.3 硅碳负极材料应用潜力
(1)5G时代来临,刺激3C产品市场增长
(2)3C产品的发展不断提升对电池的需求
(3)新兴产业发展扩大了锂电池负极材料应用领域
5.5 储能领域硅碳负极材料应用潜力
5.5.1 储能领域负极材料应用现状
5.5.2 硅碳负极材料应用现状
5.5.3 硅碳负极材料应用潜力
第6章中国硅碳负极材料行业发展前景及投资潜力分析
6.1 中国硅碳负极材料行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6.1.1 行业发展促进因素分析
(1)国家产业政策大力支持
(2)技术逐渐成熟
(3)终端对高能量密度的要求
(4)动力电池业技术路线、产品方向仍具有不确定性
6.1.2 行业发展制约因素分析
(1)硅碳负极材料缺点明显
(2)硅碳负极材料目前价格昂贵
6.2 中国硅碳负极材料行业投资壁垒分析
6.2.1 规模壁垒
6.2.2 技术壁垒
6.2.3 资金壁垒
6.2.4 人才壁垒
6.2.5 客户进入壁垒
6.3 中国硅碳负极材料行业投资风险分析
6.3.1 政策风险
(1)技术准入门槛提升
(2)补贴力度下降
6.3.2 技术风险
6.3.3 下游行业需求变化风险
6.4 中国硅碳负极材料行业投资潜力判断
6.4.1 行业市场空间判断
6.4.2 行业投资价值
6.5 中国硅碳负极材料行业投资建议
第7章中国硅碳负极材料行业领先企业分析
7.1 宁波杉杉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3)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
7.2 贝特瑞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3)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
7.3 国轩高科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3)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
7.4 上海市翔丰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3)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
7.5 上海璞泰来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3)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
图表目录
图表1:锂电负极材料分类
图表2:负极材料性能对比
图表3:硅碳负极材料在负极材料中的定位示意图
图表4:硅碳负极材料制备方法分类示意图
图表5:2018-2023年全球GDP运行情况
图表6:2015-2024年H1年中国GDP发展运行情况
图表7:2016-2024年H1中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投资情况
图表8:2014-2023年中国全部工业增加值情况
图表9:2023-2024年上半年中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情况
图表10:硅碳负极材料行业相关标准
图表11:行业相关政策
图表12:行业相关政策规划
图表13:2015-2024年中国硅碳负极材料相关专利申请数量
图表14:2015-2024年中国硅碳负极材料相关专利授权数量
图表15:中国硅碳负极材料相关专利申请人分析
图表16:中国硅碳负极材料专利申请人技术构成分析
图表17:CVD法硅碳负极与常规硅碳性能对比
图表18:国外企业硅碳负极材料研发或产业化进展
图表19:2016-2023年全球锂电池硅碳负极材料市场规模
图表20:2024-2031年全球锂电池硅碳负极材料市场规模预测
图表21:负极材料分类
图表22:中国负极材料行业发展历程
图表23:锂电池硅碳负极材料产业链
图表24:硅碳负极和硅氧负极性能对比
图表25:主要硅基负极制备流程中的主要方式
图表26:贝特瑞的一种硅碳负极制备工艺
图表27:贝特瑞制备锂离子电池用氧化亚硅
图表28:溧阳紫宸新材料的硅氧负极制备工艺
图表29:硅基负极制备一般流程
图表30:2023年中国硅碳负极材料企业产能情况
图表31:2016-2023年中国锂电池硅碳负极材料行业产量情况
图表32:2016-2023年我国硅碳负极材料市场规模走势图
图表33:2016-2023年中国硅碳负极材料行业需求情况
图表34:2024-2031年硅碳负极材料市场规模预测
图表35:2024-2031年锂电池硅碳负极材料出货量预测
图表36:2024-2031年锂电池硅碳负极材料需求量预测
更多图表见正文……
◆ 本报告分析师具有专业研究能力,报告中相关行业数据及市场预测主要为公司研究员采用桌面研究、业界访谈、市场调查及其他研究方法,部分文字和数据采集于公开信息,并且结合智研咨询监测产品数据,通过智研统计预测模型估算获得;企业数据主要为官方渠道以及访谈获得,智研咨询对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可靠性做最大努力的追求,受研究方法和数据获取资源的限制,本报告只提供给用户作为市场参考资料,本公司对该报告的数据和观点不承担法律责任。
◆ 本报告所涉及的观点或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证券或基金投资建议。本报告仅在相关法律许可的情况下发放,并仅为提供信息而发放,概不构成任何广告或证券研究报告。本报告数据均来自合法合规渠道,观点产出及数据分析基于分析师对行业的客观理解,本报告不受任何第三方授意或影响。
◆ 本报告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仅反映智研咨询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判断,过往报告中的描述不应作为日后的表现依据。在不同时期,智研咨询可发表与本报告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不一致的报告或文章。智研咨询均不保证本报告所含信息保持在最新状态。同时,智研咨询对本报告所含信息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修改,读者应当自行关注相应的更新或修改。任何机构或个人应对其利用本报告的数据、分析、研究、部分或者全部内容所进行的一切活动负责并承担该等活动所导致的任何损失或伤害。
01
智研咨询成立于2008年,具有15年产业咨询经验
02
智研咨询总部位于北京,具有得天独厚的专家资源和区位优势
03
智研咨询目前累计服务客户上万家,客户覆盖全球,得到客户一致好评
04
智研咨询不仅仅提供精品行研报告,还提供产业规划、IPO咨询、行业调研等全案产业咨询服务
05
智研咨询精益求精地完善研究方法,用专业和科学的研究模型和调研方法,不断追求数据和观点的客观准确
06
智研咨询不定期提供各观点文章、行业简报、监测报告等免费资源,践行用信息驱动产业发展的公司使命
07
智研咨询建立了自有的数据库资源和知识库
08
智研咨询观点和数据被媒体、机构、券商广泛引用和转载,具有广泛的品牌知名度
品质保证
智研咨询是行业研究咨询服务领域的领导品牌,公司拥有强大的智囊顾问团,与国内数百家咨询机构,行业协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专业的团队和资源,保证了我们报告的专业性。
售后处理
我们提供完善的售后服务系统。只需反馈至智研咨询电话专线、微信客服、在线平台等任意终端,均可在工作日内得到受理回复。24小时全面为您提供专业周到的服务,及时解决您的需求。
跟踪回访
持续让客户满意是我们一直的追求。公司会安排专业的客服专员会定期电话回访或上门拜访,收集您对我们服务的意见及建议,做到让客户100%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