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俗称痄腮。四季均有流行,以冬、春季常见。是儿童和青少年期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它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以腮腺肿痛为主要特征,有时亦可累及其他唾液腺。常见的幷发症为病毒脑炎、睾丸炎、胰腺炎及卵巢炎。腮腺炎病毒属副黏液病毒科。病人是传染源,通过直接接触、飞沫、唾液的吸入为主要传播途径。
流行性腮腺炎传染源及传播途径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
潜伏期8~30天,平均18天。起病大多较急,无前驱症状。有发热、畏寒、头痛、肌痛、咽痛、食欲不佳、恶心、呕吐、全身不适等,数小时腮腺肿痛,逐渐明显,体温可达39℃以上。腮腺肿痛最具特征性。一般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状如梨形,边缘不清;局部皮肤紧张,发亮但不发红,触之坚韧有弹性,有轻触痛,张口、咀嚼(尤其进酸性饮食)时刺激唾液分泌,导致疼痛加剧;通常一侧腮腺肿胀后1~4天累及对侧,双侧肿胀者约占75%。颌下腺或舌下腺也可同时被累及。10%~15%的患儿仅有颌下腺重大,舌下腺感染最少见。
重症者腮腺周围组织高度水肿,使容貌变形,并可出现吞咽困难。腮腺管开口处早期可有红肿,挤压腮腺始终无脓性分泌物自开口处溢出。咽及软腭可有肿胀,扁桃体向中线移动。腮腺肿胀大多于3~5天到达高峰,7~10天逐渐消退而回复正常。腮腺肿大时体温升高多为中度发热,5天左右降至正常。病程10~14天。
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表现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
二、发病人数、死亡人数、发病率及死亡率
腮腺炎一年四季均可发病,流行性腮腺炎往往出现两个流行高峰,4月至7月为第一个流行高峰,10月至次年1月为第二个流行高峰。腮腺炎属于病毒性感染,通常具有自愈性。但是家长朋友们千万不要忽视,因为腮腺炎不只是危害腮腺本身,还可能引发脑膜炎、睾丸炎和急性胰腺炎等严重并发症。自2017年起中国流行性腮腺炎发病人数逐年增加,2019年中国流行性腮腺炎发病人数达30万例,较2018年增加了4.09万例,同比增长15.78%,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居家隔离的影响,中国流行性腮腺炎发病人数大幅减少,2020年中国流行性腮腺炎发病人数为12.91万例,较2019年减少了17.08万例,同比减少56.95%。
2014-2020年中国流行性腮腺炎发病人数统计
资料来源:疾病预防控制局、智研咨询整理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2021-2027年中国传染病医院行业市场深度评估及未来发展潜力报告》
自2018年起中国流行性腮腺炎发病人数占传染病发病总人数的比例逐年下滑,2020年中国流行性腮腺炎发病人数占传染病发病总人数的2%,较2019年减少了0.93%。
2014-2020年中国流行性腮腺炎发病人数占传染病发病总人数的比例走势图
资料来源:疾病预防控制局、智研咨询整理
自2016年起中国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逐年攀升,2019年中国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达21.48/10万,较2018年增加了2.83/10万,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居家隔离的影响,中国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明显下滑,2020年中国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为9.2/10万,较2019年减少了12.28/10万。
2015-2020年中国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统计
资料来源:疾病预防控制局、智研咨询整理
自2015年起中国流行性腮腺炎死亡人数一直保持0死亡的记录,2020年中国流行性腮腺炎死亡人数为1人,中国流行性腮腺炎死亡人数占传染病死亡人数的比例非常小。
2014-2020年中国流行性腮腺炎死亡人数统计
资料来源:疾病预防控制局、智研咨询整理
自2015年起中国流行性腮腺炎死亡率一直保持0的记录,2020年中国流行性腮腺炎死亡率为0.0001/10万。
2015-2020年中国流行性腮腺炎死亡率统计
资料来源:疾病预防控制局、智研咨询整理
三、预防措施
要想避免腮腺炎的发病,预防措施主要有养成好的卫生习惯、高发期尽量不要带孩子外出、提高孩子的抵抗力、做好疫苗的接种等。
流行性腮腺炎的预防措施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
文章转载、引用说明: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
1.可全文转载,但不得恶意镜像。转载需注明来源(智研咨询)。
2.转载文章内容时不得进行删减或修改。图表和数据可以引用,但不能去除水印和数据来源。
如有违反以上规则,我们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力。
版权提示:
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