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询 - 产业信息门户

2020年中国增材制造装备制造经营现状及增材制造产业发展趋势分析[图]

    一、增材制造的分类及产业链

    增材制造(又称3D打印)是以数字模型为基础,将材料逐层堆积制造出实体物品的新兴制造技术,将对传统的工艺流程、生产线、工厂模式、产业链组合产生深刻影响,是制造业有代表性的颠覆性技术。

    3D打印的工作原理是以计算机三维设计模型为蓝本,通过软件将其离散分解成若干层平面切片,由数控成型系统利用激光束、热熔喷嘴等方式将材料进行逐层堆积黏结,叠加成型,制造出实体产品。

    目前3D打印主要分为桌面级和工业级两种。桌面级是3D打印技术的初级阶段和入门阶段,能够很直观地阐述3D打印技术的工艺原理。由于桌面级3D打印机价格相对便宜、携带方便、易于操作等,因而其应用场景主要集中于家庭、办公等场景。

增材制造(3D打印)的主要分类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

    3D打印行业产业链从上中下游来看,上游为塑料、金属、蜡、石膏、砂等其他各种材料。中游为3D打印设备及技术,下游则为制造、医疗、建筑、军事等应用领域。

增材制造(3D打印)行业产业链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

    二、行业发展现状

    增材制造,俗称3D打印,已经成为了制造业最具代表性和最受关注的颠覆性技术之一。目前,在各国政府和市场的共同推动下,增材制造热点应用争相出现、前沿技术研发速度不断加快。

    2017年6月30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国家标准,编号GB/T4754-2017,替代原《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574-2011)》,新标准将于2017年10月1日正式实施。

    这是增材制造装备制造首次作为独立的行业列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之中。在新的国家标准中,增材制造装备制造是指以增材制造技术进行加工的设备制造和零部件制造。

    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对增材制造(3D打印)行业进行大力扶持,针对产业发展政策不断出炉,为行业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增材制造(3D打印)相关政策

日期
颁布部门
行业相关政策
概述
2019年
工业和信息化部
关于印发《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指导目录(2019年版)》的通告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加快促进首台(套)推广应用,不断提高重大技术装备创新水平,现修订发布《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指导目录(2019年版)》,自2020年1月1日起执行。其中,13.10-13.14所列医疗专用装备为首年度小型关键装备,13.15.2-13.15.3所列医疗专用装备关键零部件和14.1-14.5所列重大技术装备关键配套基础件为首年度关键零部件。
2019年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定制式医疗器械监督管理规定(试行)》
为满足临床实践中的罕见特殊个性化需求,规范定制式医疗器械监督管理,保障定制式医疗器械的安全性、有效性,国家药监局和国家卫健委联合发布《关于发布<定制式医疗器械监督管理规定(试行)>的公告》(以下简称《规定》),自2020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
2019年
教育部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征求意见稿)》,新增“增材制造技术应用”专业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征求对新版《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意见的函》,对新版《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新目录新增47个专业,取消8个专业,另外还有合并、拆分,专业总数量由原本的322个增加到353个。其中,05加工制造类,新增“增材制造技术应用”专业,对应职业(岗位)为模具设计工程技术人员、工具钳工。
2019年
国家标准委
国家标准委正式批文成立增材制造测试方法分标委
1月22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印发公告(2019年第2号),正式成立全国增材制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测试方法分技术委员会(SAC/TC562/SC1),主要负责增材制造领域的专用材料、装备及成形件的特性、可靠性、安全等测试方法的国家标准制修订工作,秘书处设在无锡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国家增材制造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江苏)。全国增材制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测试方法分技术委员会的成立,将大力推动国内增材制造测试方法领域标准化工作,促进增材制造产业标准体系的建立与完善,顺应了增材制造行业发展的迫切需求,能够推动增材制造技术的规模化应用,对行业具有重要意义。
2020年
国家药监局
《无源植入性骨、关节及口腔硬组织个性化增材制造医疗器械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
为加强医疗器械产品注册工作的监督和指导,进一步提高注册审查质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制定了《无源植入性骨、关节及口腔硬组织个性化增材制造医疗器械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

    增材制造是以数字模型为基础,将材料逐层堆积制造出实体物品的新兴制造技术,体现了信息网络技术与先进材料技术、数字制造技术的深度结合,正深刻影响着传统工艺流程、生产线、工厂模式和产业链组合,是先进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世界各国积极布局的未来产业发展新增长点。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增材制造产业发展,将其作为“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发展重点。增材制造产业正从起步阶段向高速成长阶段迈进。
近年来,中国3D打印市场应用程度不断深化,在各行业均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2017-2019年,中国3D打印产业规模呈逐年增长趋势,2019年,中国3D打印产业规模为157.5亿元,同比增长32.06%。2020年全球爆发新冠疫情期间,各国医疗防护设备紧缺,此时3D打印扮演了救场的角色,我国国产系列3D打印机市场销售火热。疫情以来国内最大的B2C跨境电商平台全球速卖通上3D打印机的销售额和2019年比已经翻番,2020年中国3D打印产业规模将达208亿元。

2017-2020年中国3D打印产业规模

资料来源:CCID、智研咨询整理

    智研咨询发布的《2021-2027年中国装备制造业行业市场竞争态势及发展趋向分析报告》显示:2019年1-12月,全国规模以上增材制造装备制造企业营业收入91.80亿元;2020年1-12月,全国规模以上增材制造装备制造企业营业收入105.2亿元,同比增长14.6%。

2019-2020年中国规模以上增材制造装备制造企业营业收入

资料来源:CCID、智研咨询整理

    2020年1-10月,全国规模以上增材制造装备制造企业营业收入80.6亿元,10月当月规模以上增材制造装备制造企业实现营业收入5.6亿元;1-11月,全国规模以上增材制造装备制造企业营业收入91.9亿元,10月当月规模以上增材制造装备制造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1.3亿元;1-12月,全国规模以上增材制造装备制造企业营业收入105.2亿元,10月当月规模以上增材制造装备制造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3.3亿元。

2020年第四季度规模以上增材制造装备制造企业营业收入

资料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智研咨询整理

    从利润总额来看,2019年1-12月,全国规模以上增材制造装备制造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亿元;2020年1-12月,全国规模以上增材制造装备制造企业实现利润总额9.7亿元,同比增长142.5%。

2019-2020年中国规模以上增材制造装备制造企业实现利润总额

资料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智研咨询整理

    2020年1-10月,全国规模以上增材制造装备制造企业实现利润总额7.8亿元, 10月当月实现利润总额0.5亿元;2020年1-11月,全国规模以上增材制造装备制造企业实现利润总额8.3亿元, 11月当月实现利润总额0.5亿元;2020年1-12月,全国规模以上增材制造装备制造企业实现利润总额9.7亿元,12月当月实现利润总额1.4亿元。

2020年第四季度规模以上增材制造装备制造企业实现利润总额

资料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智研咨询整理

    三、增材制造产业发展趋势

    增材制造技术作为先进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世界各国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方向。目前,我国增材制造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产业规模快速增长,产业格局基本形成,技术实力不断增强,行业应用逐步拓展,配套服务更加便捷。

我国增材制造产业发展现状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

    未来,我国增材制造产业将进一步快速发展,但仍面临增材制造创新能力不足、产业竞争力不强、关键技术滞后、高端装备及专用材料性能不佳、标准体系缺失等问题。

    在此背景下,我国应重视技术创新,强化行业整合能力,积极构筑产业发展信心,主动参与国际合作,完善行业支撑体系,以推动我国增材制造产业的发展。

增材制造产业发展趋势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 

本文采编:CY315
10000 12800
精品报告智研咨询 - 精品报告
2025-2031年中国高端装备制造行业市场竞争态势及未来前景分析报告
2025-2031年中国高端装备制造行业市场竞争态势及未来前景分析报告

《2025-2031年中国高端装备制造行业市场竞争态势及未来前景分析报告》共十五章,包含2025-2031年中国高端装备制造投资前景,2025-2031年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投资战略分析,研究结论及建议等内容。

如您有其他要求,请联系:

文章转载、引用说明: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

1.可全文转载,但不得恶意镜像。转载需注明来源(智研咨询)。

2.转载文章内容时不得进行删减或修改。图表和数据可以引用,但不能去除水印和数据来源。

如有违反以上规则,我们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力。

版权提示:

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700-9383
010-60343812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