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概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已经迎来了“海洋新时代”,装备更高端更先进,对海洋的研究向深海和极地拓展,平台融合、数据融合正在促进海洋科学研究的产出。这意味着我国新一代科考船将向着平台通用化、系统智能化、装备专业化发展,使科考船队结构配置不断完善,产业规模持续扩大。2023年,我国科考船市场规模为65.27亿元,同比增长33.10%。
上市企业:中国船舶(600150)、中国重工(601989)、中船防务(600685)、中船科技(600072)、江龙船艇(300589)、中远海特(600428)
相关企业:上海春和海洋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武昌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天时造船有限公司、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江西江新造船有限公司
关键词:科考船发展历程、科考船产业链、科考船发展现状、科考船竞争格局、科考船发展趋势
一、科考船行业概述
科考船是科学考察船的简称,它是从事海洋地球物理、化学、海洋地质、地貌、气象、水文、考古和海上生物资源调查研究等任务的船舶。海洋科考船主要作用是对主要海洋区域及周边海域科考,可为国家提供海洋地质、生物与生态、大气等综合科学考察信息。部分先进的科考船,还具备深海远洋科考探测研究平台作用。现代科考船按性质分,有综合科考船、专业科考船和特种科考船。其中现代综合科考船具有多学科、多功能、多技术手段的综合科学考察能力,为满足海洋水文、气象、地球物理、地质、地貌、生物、化学、声学、海洋渔业资源等两种及两种以上学科的科学考察活动提供平台。综合科考船是当前科考船中数量最多的船型,由于其一次出航可获得多学科的综合信息,对推动海洋学各学科的发展贡献最大,因此发展也最为迅速。
科考船是海洋科学考察的核心平台,是科学家研究、认识海洋最重要的工具。早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我国开始将渔船、拖船、旧军用辅助船等改造成海洋调查船,摸索积累近海调查的经验,成为世界上第一批专门设计建造海洋调查船的国家之一。20世纪60至70年代,为满足国家远程运载火箭发射试验等国防工程和相关重大海洋专项的调查需求,我国有计划地发展不同型号的远洋调查船,开启了自主设计和批量建造大型远洋调查船时代。以718工程为重要标志,中国海洋调查建设进入高峰期。至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逐渐装备了从近岸级海洋调查船到大洋级调查船的综合调查船、水文调查船、地质调查船等,包括“曙光”“奋斗”“向阳红”系列调查船及“海洋四号”、“东方红”号调查船,基本保障了到20世纪末中国经济发展对各领域海洋调查任务的需求。进入21世纪第二个10年,在“经略海洋、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指引下,中国再次进入海洋调查船的发展高峰期。10年间,一批大型远洋科考船,如“科学”“向阳红”“东方红”“大洋”和“雪龙”“海洋地质”系列科考船,陆续批复、设计、建造与交付。2011年以来,中国自主研发建造的海洋科考船数量持续上涨,“远望7”号、“东方红3”号、“海洋地质六号”、“海洋地质八号”船等脱颖而出。2019年7月,中国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考破冰船“雪龙2”号在上海正式交付,同年10月,全球首艘具备艏艉双向破冰技术的极地科考破冰船“雪龙2”号成功首航南北两极,填补了中国极地科考重大装备领域的空白。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中国科考船行业竞争现状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二、科考船产业链
科考船产业链上游包括钢材、有色金属合金、木材、橡胶、玻璃等原材料;发动机、电源、舱室设备、甲板机械、通信导航系统等电力电气设备;多波束测深仪、温盐深仪、重力仪、磁力仪等先进的科研设备和仪器;此外,为了保障科研人员的生活和工作需要,船上还设有完善的生活设施和工作实验室。中游为科考船设计、制造、测试等环节,船体设计需结合科研需求,确保船舶在航行稳定性、耐波性、操纵性等方面达到最优。产业链下游主要涉及海洋科学考察、气象观测、环境监测、资源勘探、极地考察、海洋考古等业务领域。
三、科考船行业发展现状
当前随着人类对海洋的认识不断加深,世界各国愈发意识到海上资源开发、发展海洋经济及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重要性。目前,全球各国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纷纷加强海洋能力建设,科考船作为调查和研究海洋的重要载体工具,近年来也得到了新发展。我国科考船发展早期制造数量仅十余艘,远不及我国经济及科研发展的需求,自2012年开始组建国家海洋调查船队以来,我国科考船队伍不断发展壮大,船队数量已从最初的十余艘增至64艘。就我国目前科考船发展来看,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逐渐开始透过海底深潜、大洋钻探等技术探索海洋深处的世界,且不同科研调查需求都对应着各自独特的技术手段,这就要求海洋科考船必须要建立综合数据采集、传输和存储系统,以及动力定位能力、灵活的操作性能、低速航行性能、一定的电站冗余度、低噪声及低振动性能等特点技术要求。
我国海洋科学考察事业至今已走过60多年。“东方红”、“雪龙”、“向阳红”、“远望”、“海洋”、“科学”、“实验”等系列科考船相继问世,为我国海洋科学考察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极大地提高了我国海洋事业的国际地位。目前,中国已有科考船超60艘,但真正意义上具备极地破冰能力的仅有三艘,分别是“雪龙”号、“雪龙2”号和“中山大学极地”号。其中“雪龙”号和“雪龙2”号是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的主要破冰科考船,它们在南极和北极的科考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国海洋科考船产业起步相对较晚,相对于美国、俄罗斯等大国来说发展相对比较滞后,在船只数量,吨数、性能和设备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发展差距。但近几年我国不断加强海洋科学考察船只的建设的发展,并不断的提升装置设备的技术水平,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已经迎来了“海洋新时代”,装备更高端更先进,对海洋的研究向深海和极地拓展,平台融合、数据融合正在促进海洋科学研究的产出。这意味着我国新一代科考船将向着平台通用化、系统智能化、装备专业化发展,使科考船队结构配置不断完善,产业规模持续扩大。2023年,我国科考船市场规模为65.27亿元,同比增长33.10%。
四、中国科考船企业竞争格局
作为考察和调查海洋的重要装备,科考船是建设海洋强国的利器。当前,随着海洋“大科考时代”来临,我国船舶工业持续提高科考船的研发技术水平,加强与相关科研院所和需求单位的合作,不断增强科考船建造能力,为更好地开发、利用海洋,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提供先进的装备支撑。科考船等高技术船舶市场其产品和技术要求较高,且存在较强的资质壁垒和技术壁垒,国内有能力生产厂商较少。科考船制造企业往往作为国家政策大力支持的企业,竞争优势明显,处寡头垄断的地位,使得其竞争对手望尘莫及。目前,对于科考船此类高技术船舶,我国主要由中国船舶集团及旗下子公司、上海春和海洋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及海洋研究所、船舶研究所、部分海洋研究高校等垄断生产。
1、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是按照党中央决策、经国务院批准,于2019年10月14日由原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与原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联合重组成立的特大型国有重要骨干企业,拥有我国最大的造修船基地和最完整的船舶及配套产品研发能力,能够设计建造符合全球船级社规范、满足国际通用技术标准和安全公约要求的船舶海工装备,是我国海军装备建设的主体力量、全球造船业发展的引领力量、建设海洋强国的支撑力量,是全球最大的造船集团。中国船舶集团旗下武昌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广船国际有限公司等设计生产海洋科学考察船。
2、上海春和海洋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春和海洋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科学考察船、海洋工程船、邮轮游艇的设计制造和经营管理,海上科考作业服务,海洋工程技术服务,海洋科普探索的高科技服务企业,集团总部位于上海。目前,集团公司经营管理8艘综合性科考船:“张謇”号 、“沈括”号、“长和海洋”号 、“发现2”号、“中山大学极地”号、“海力”号、“上和”号和“永乐科考”平台,是国内最大的科考船公司。多年来,集团公司与国家海洋局、中国大洋协会、中科院海洋研究所、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同济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上海海洋大学、中国五矿集团等科研院所和高校、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累计执行了200多次国家重大海上调查航次任务,包括中国大洋科考第40、43、49、54航次、国际联合科考航次、海上丝绸之路等,参与了“极地深渊探索之旅”、“万米级深潜器探索11000米马里亚纳海沟”等重大工程,是国家海洋调查船队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中国科考船行业发展趋势研判
1、制造技术不断突破
近年来,一系列技术突破和创新应用不仅极大地提升了中国科考船的作业能力和效率,还推动了全球海洋探测技术的革新。以千吨级新型智能科考船“珠海云”为例,该船不仅代表了当前中国科考船技术的巅峰,更是全球智能科考船领域的一大亮点。其配备的先进自主航行系统和远程遥控功能,使得“珠海云”能够在复杂的海洋环境中实现长时间、高精度的自主作业。未来,中国在科考船的设计和制造方面还将展现出高科技、高质量和高规格的特点。制造厂商将融入先进的海洋工程理念,采用最新的材料科学和制造工艺,确保船只在极端海洋环境下的稳定性和耐用性。同时,为了满足不同科研需求,中国科考船将在装备配置上精益求精,从深海探测设备到高精度测量仪器,一应俱全,为科研人员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数据支持。
2、多元化应用
中国科考船的应用趋势正朝着多元化方向快速发展,其服务领域已远远超出了传统的海洋科学研究范畴,广泛涵盖了水文、物理海洋学、海洋气象、生物生态、地质地球物理等多个学科,展现出了强大的综合科研能力和广泛的应用潜力。目前,中国科考船队伍已形成了海洋综合科考船、专业科考船以及特种科考船三大类别,每一类别下又细分出多种功能各异的船型,以满足不同科研任务的需求。海洋综合科考船,作为科考船队的中坚力量,集成了多学科研究设备,能够在一次航行中同时开展水文、气象、生物、地质等多领域的观测和采样工作,极大地提高了科研效率。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国际合作的深入,中国科考船的应用范围还将进一步扩大,为推动全球海洋科学的发展、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以上数据及信息可参考智研咨询(www.chyxx.com)发布的《中国科考船行业竞争现状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智研咨询是中国领先产业咨询机构,提供深度产业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定制服务等一站式产业咨询服务。您可以关注【智研咨询】公众号,每天及时掌握更多行业动态。
2025-2031年中国科考船行业竞争现状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2025-2031年中国科考船行业竞争现状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共十五章,包含2025-2031年科考船行业投资分析,科考船行业投资机会与风险,项目投资建议等内容。
文章转载、引用说明: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
1.可全文转载,但不得恶意镜像。转载需注明来源(智研咨询)。
2.转载文章内容时不得进行删减或修改。图表和数据可以引用,但不能去除水印和数据来源。
如有违反以上规则,我们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力。
版权提示:
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