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询 - 产业信息门户

趋势研判!2024年中国氢储能行业产业链、市场现状及未来前景分析:氢储能技术应用领域加速拓展,行业发展前景广阔[图]

内容概要:尽管目前国内氢储能技术应用还未步入常态化应用阶段,其在新型储能中的占比不到0.1%,但其独特的清洁、高效、可持续等优势,使其已成为我国实现能源转型的重要方向之一。叠加可再生能源的迅猛发展,以及国内氢储能示范项目推广加速,2022年我国狭义氢储能装机规模已从2021年的1.5MW增长至了68MW,经过初步统计,2023年全国氢储能装机规模约达260MW。


关键词:氢储能发展历程;氢储能产业链;氢储能行业政策;氢储能装机规模;氢储能发展趋势


一、行业概况


氢储能是一种新型储能,在能量维度、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上具有突出优势,可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氢储能技术是利用电力和氢能的互变性而发展起来的,既可以储电,又可以储氢及其衍生物(如氨、甲醇)。狭义的氢储能是基于“电-氢-电”(Power-to-Power,P2P)的转换过程,主要包含电解槽、储氢罐和燃料电池等装置,即利用低谷期富余的新能源电能进行电解水制氢,储存起来或供下游产业使用;在用电高峰期时,储存起来的氢能可利用燃料电池进行发电并入公共电网。


广义的氢储能更强调“电-氢”单向转换,以气态、液态或固态等形式存储氢气(Power-to-Gas,P2G),或者转化为甲醇和氨气等化学衍生物(Power-to-X,P2X)进行更安全地储存。按照储存形式,氢储能可分为压缩氢气储能、液态氢气储能、吸附储氢材料储能、化学氢储存等类型。

氢储能分类


氢储能产业链上游主要为氢气的制备。产业链中游则主要为氢储能。产业链下游氢储能的应用场景广泛,主要分布于交通、工业、发电以及建筑领域。其中,交通领域是氢能应用的重要方向,包括燃料电池汽车、公交车、船舶等;工业领域则包括冶金、化工、玻璃等行业;在发电领域,氢能可以作为清洁能源进行发电;另外,在建筑领域,氢气可以通过燃料电池为建筑提供热电联供等服务。

氢储能行业产业链图谱


在1960-1970年代,氢作为一种能源储存和转换技术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在航天器燃料电池中使用了氢气。1980-1990年代,氢燃料电池作为一种应用广泛的氢储能技术开始得到研究和开发。世界各地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开始致力于改进氢燃料电池技术,并解决其中的挑战。2000-2010年代,各国政府开始将氢能源列为可持续发展和清洁能源转型的重要方向之一。许多国家相继推出了氢能政策和计划,促进氢储能技术的发展和商业化应用实现。


2010年至今,在全球范围内,在低碳发展推动下,许多国家进一步加大了对氢储能技术研发的投资和支持,推动氢储能技术在能源存储、交通运输和工业领域广泛应用,氢储能行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但整体来说,由于使用的电解槽和燃料电池设备成本过高,氢储能电站核心设备成本超过8000元/KW,全系统成本约1.3万元/KW,与其他储能电站相比,在成本上处于显著的弱势,盈利也更为困难,示范项目数量少。因此,目前全球氢储能行业仍处于产业发展初期。

氢储能行业发展历程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中国氢储能行业市场发展态势及投资前景研判报告


二、产业现状


储能不仅是新能源发展的核心因素,同时也是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双碳”政策的背景下,新型储能产业有着广阔的市场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对于推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向全面绿色转型,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近年来我国政府对氢储能行业发展给予了高度关注和重点支持,中央地方均对应出台了系列政策及规划制度。


例如,2023年3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广东省推动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重点发展氢储能等技术,对新型可再生能源(如质子交换膜、碱性电解水、碱性电解水、高温固体氧化物电解水等)制氢新技术进行研究,对新型高压储氢材料及工艺进行提高,发展低温液体储氢、有机溶液储氢、固态合金储氢等新型储氢技术。2023年12月,国家发改委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将氢(氨)储能等各类新型储能技术及应用列为鼓励类产业,进一步为国内氢储能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政策指引和支持。此外,政策还支持新一代氢燃料电池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为氢储能技术的进一步应用推广和商业化实现奠定了坚实基础,不断推动国内氢储能行业发展扩容。

中国氢储能行业相关政策汇总


近年来,在政策支持下,新型储能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势头迅猛。据统计,截至2023年底,全国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达到34.5GW。尽管目前国内氢储能技术应用还未步入常态化应用阶段,其在新型储能中的占比不到0.1%,但其独特的清洁、高效、可持续等优势,使其已成为我国实现能源转型的重要方向之一。叠加可再生能源的迅猛发展,以及国内氢储能示范项目推广加速,2022年我国狭义氢储能装机规模已从2021年的1.5MW增长至了68MW,经过初步统计,2023年全国氢储能装机规模约达260MW。未来,随着氢储能技术下游应用范围进一步拓展,预计到2025年国内氢储能市场装机规模有望达到1518MW。

2021-2025年中国氢储能市场装机规模及预测



三、发展趋势


1、行业保持高速发展态势,应用场景持续扩张


与传统能源相比,氢能源既环保又可持续发展,具有零污染、高效率、适合远距离运输等优点,随着我国持续推进“双碳”发展战略,在可再生能源发电量逐年增加、装机容量占比不断增大的推动下,氢储能系统参与并网消纳,对提升可再生能源综合效益越来越重要。在氢储能行业的加速发展下,其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扩张,逐渐应用到市政交通、工业、电力、建筑等行业。


在交通领域,通过使用氢燃料作为汽车动力,可以实现车辆在使用过程中的零碳排放。相对于电力作为汽车动力,氢燃料可以实现更长时间的续航,在低温环境下也有着较强的适应能力,且氢气的加注速度远高于充电速度。因而氢燃料在货用卡车、长途汽车等车型的应用中有着独特的优势。同时,氢燃料在使用过程中只产生水,减少了高温和噪音的产生,也是军事交通领域的优选动力来源。在工业领域,氢气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在电子工业中,高纯氢气可以作为芯片生产的保护气,也可作为多晶硅生产的生长气。随着信息技术和光伏产业的蓬勃发展,电子工业对氢气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


除交通和工业领域外,氢储能在其他产业中也有很大的应用前景。例如在电力工业领域,氢气储能能够被用作备用电源、分布式电源等,从而实现对电网的调峰调频;在建筑行业中,由氢进行驱动的燃料电池热电联供系统,为建筑物供电供热时,其综合的能源利用效率可以达到80%以上。随着氢储能行业技术的不断创新,相关产品的持续优化升级,氢储能的应用领域也将得到持续扩张,为行业提供强劲发展动力。


2、氢储能产业链布局加速,电解水制氢设备出货量维持高增


氢能作为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绿色低碳发展体系下的重要新兴产业,近年来,随着全球各国持续加大对氢能产业的研发和生产,目前,氢能产业已经进入了工业化、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各个国家都已经将发展氢能上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并相继出台了各种政策、制定了多个发展规划,推动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氢储能作为氢能产业重要组成部分,在各国持续推进能源转型背景下,应用空间广阔,受到社会各界关注。我国企业不断加大技术投入,加大产业链产品研发,氢储能全产业链体系正稳步构建,实现产业链协同发展。


2023年以来,我国绿氢行业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可再生能源制氢项目的投资加速落地。根据GGII数据显示,目前国内在建及规划的电解水制氢项目超过19GW,其中在建绿氢项目制氢规模合计达到2.8GW以上。根据市场预测,2023年我国电解水制氢设备出货量将实现180%的增长,达到2GW。在政策及需求驱动下,企业技术攻关步伐加快,氢储能产业链布局加速,市场化水平稳步提升。

中国氢储能行业发展趋势


以上数据及信息可参考智研咨询(www.chyxx.com)发布的《中国氢储能行业市场发展态势及投资前景研判报告》。智研咨询是中国领先产业咨询机构,提供深度产业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定制服务等一站式产业咨询服务。您可以关注【智研咨询】公众号,每天及时掌握更多行业动态。

本文采编:CY385
精品报告智研咨询 - 精品报告
2024-2030年中国氢储能行业市场发展态势及投资前景研判报告
2024-2030年中国氢储能行业市场发展态势及投资前景研判报告

《2024-2030年中国氢储能行业市场发展态势及投资前景研判报告》共八章,包含中国氢储能产业链全景及产业链布局状况研究,中国氢储能行业重点企业案例分析,中国氢储能行业市场及投资战略规划策略建议等内容。

如您有其他要求,请联系:

文章转载、引用说明: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

1.可全文转载,但不得恶意镜像。转载需注明来源(智研咨询)。

2.转载文章内容时不得进行删减或修改。图表和数据可以引用,但不能去除水印和数据来源。

如有违反以上规则,我们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力。

版权提示:

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700-9383
010-60343812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