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内生与外生因素,经济、社会、制度、历史等多重动力共同作用下,塑造了城乡结合部的混和经济形态,并使其成为变化最剧烈、矛盾最集中的空间地带。
城乡结合部是城市与乡村之间的过渡地带,在其地域空间内城市与乡村要素相互作用、交叉共存,最终形成了一个既不同于典型城市又不同于典型乡村的新的地域单元类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进入加速发展时期,城乡要素交流日趋频繁,作为城乡人口的混居地带,以及城市郊区化和郊区城市化的双重主体,城乡结合部承载了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城市空间扩展、要素扩散以及与城市相邻乡村地区经济发展模式变化的重要后果,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独特的人口、经济社会属性和空间感知特征。这些人口和社会经济特征随空间距离的变化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形成具有特色的空间结构,这种空间结构特征随经济发展的周期性波动而变化。
内生与外生因素,经济、社会、制度、历史等多重动力共同作用下,塑造了城乡结合部的混和经济形态,并使其成为变化最剧烈、矛盾最集中的空间地带。学术界围绕城乡结合部的界定与边界划分、人口与社会经济属性、土地利用与景观结构、管理体制变革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研究,一定程度上揭示出了城乡结合部的发展特性与矛盾困扰,但尚缺乏对这一区域混杂经济形态与形成机制的系统、深入分析。本文立足于对北京市海淀区城乡结合部全面深入的实地调研,揭示城乡结合部地区混和经济形态的特征、演化过程及形成机制,旨在为探寻城乡结合部地区经济发展规律,制定有效治理与开发对策提供借鉴。
目前,海淀区城乡结合部集中分布在海淀乡(万柳地区办事处)、东升乡(东升地区办事处)、四季青镇、西北旺镇以及与其紧邻的街道(青龙桥街道、香山街道、西三旗街道、马连洼街道、清河街道、学院路街道、上地街道、田村路街道、八里庄街道),总地域面积为204.46km2,占海淀区辖区面积总量的47.4%。
北京海淀区空间位置与其城乡结合部范围示意图
版权提示: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