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医护服装行业定义及特征
(1)医护服装定义
医护服装是指医务人员(医生、护士、公共卫生人员、清洁人员等)及进入特定医药卫生区域的人群(如患者、医院探视人员、进入感染区域的人员等)所使用的防护性服装。其作用是隔离病菌、有害超细粉尘、酸碱性溶液、电磁辐射等,保证人员的安全和保持环境清洁。
(2)医护服装的细分特征
按照用途和使用场合可以分为:日常工作服、外科手术服、隔离衣和防护服。日常工作服是指医护人员日常工作中穿着的白大衣,又称白大褂。外科手术服是指在手术室内穿着的专门设计的服装。隔离衣是指医护人员接触病人、家属探视病人等场合下穿戴的服装。防护服是指医疗急救、进入传染病区、电磁辐射区等特殊区域的人员穿着的服装。
医护服装细分类别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
(3)医护服装的功能性特征
医护服装属于职业装的范畴,是一种显示医护人员不同岗位不同任务的特殊制服,它既要保证穿着者的安全与身心健康,又要求给环境和工作场所的秩序和美观带来良好的影响。它的功能性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实用功能性、标识功能性、审美功能性。
医护服装的功能性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
二、医护服装行业发展现状及供给情况
(1)医护服装规模逼近30亿
我国医护服装主要包括日常工作装、手术服、特殊防护服,其中手术服市场规模为12.9亿元,日常工作装规模15.91亿元,特殊防护服规模1.04亿元。
2018年我国医护服装行业规模情况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
我国医疗行业不断发展,医护服装行业需求旺盛,2018年我国医护服装市场规模为29.85亿元,较2017年的27.31亿元增长9.30%。
2012-2018年我国医护服装市场规模及增速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
(2)2018年产量3.72亿件,增速8.2%
医护服装随着时代和科技的进步日趋完善。我国医护服装的设计在当今为了适应现代化的医疗需要也在不断提升品质,按照医、药、护、技、管理、工勤、手术、防护等类别设计医护各岗位服装的整体风格,实现穿着舒适、美观、大方、易识别和人性化的目的,使医护整体服装的视觉感受达到信任、亲和、大方等效果。
根据智研咨询发布的《2019-2025年中国医护服装行业深度调研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医护服装行业产量约37197万件,同比2017年的34379万件增长了8.2%,近几年我国医护服装行业产量情况如下图所示:
2012-2018年中国医护服装行业产量情况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
(3)国内医护服装企业以中小型企业为主
按照用途和使用场合可以分为:日常工作服、外科手术服、隔离衣和防护服。日常工作服是指医护人员日常工行业重点企业。东方丝路医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由数十家优秀服装生产企业联合而成,公司拥有4栋现代化标准厂房共计40000平方米,主要建筑包括裁剪车间、服装加工车间、原材料及成品仓库;办公楼1栋共计4000平方米,新建宿舍楼10000平方米。建设全自动智能吊挂系统50条,全自动裁剪系统4条,全自动仓储系统2条,采用自动铺布机,自动开袋机,自动上领机,自动钉扣机,自动锁眼机,电脑平车等各种自动化设备1600台,全部设备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通过智能CAD排版系统和自动流水线生产系统,有效控制产品品质,提高生产效率。
三、医护服装需求情况
(1)主要消费人群
我国卫生医疗环境一直保持良好的增长趋势,2014年我国卫生人员总量突破1000万人,到2018年我国卫生人员总数达到1230万人,同比增长4.69%,2009-2018年我国卫生人员复合增长率5.22%。
2009-2018年中国卫生人员数量统计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2018年,全国卫生技术人员增至950万人,包括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358万人,注册护士412万人。
2009-2018年我国卫生技术人员数量统计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持续增长的卫生人员直接扩大了我国医护服装的需求量,同时在手术、急救等特殊领域,医护服装的需求量远高于其他普通门诊的需求量,进一步刺激了我国医护服装的需求规模。
(2)医护服装需求量猛增
2012年我国医护服装行业需求量约14081万件,到2018年达到了23331万件,同比增长8%,2012-2018年我国医护服装需求复合增长率8.78%。近几年我国医护服装需求情况如下图所示:
2012-2018年中国医护服装行业需求市场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
四、中国医护服装产业发展趋势
(1)制造业实力提升保障医护服装产品质量
近些年我国制造业发展迅速,服装制造行业从传统制造工艺向智能化机械生产升级,极大程度的提高了我国医护服装行业的标准化程度,也扩大了我国医护服装的生产能力。
另一方面,我国劳动力成本在全球依旧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同时,我国基础配套设施完善,工业水电供应稳定,能够保证医护服装行业长周期高功率持续作业,生产效率远高于其他人力成本较低的国家。而在医护服装质量方面,我国医护面料经过多次升级改良,已经具备成熟的工艺体系,能够提供多种面料,多样化款式的医护服装,对外出口规模连续增长,反映出我国医护服装行业在国际上的较强实力。
(2)医护服装产业差异化发展
医护士服装随着时代和科技的进步日趋完善。我国医护服装的设计在当今为了适应现代化的医疗需要也在不断提升品质,按照医、技、护、管理、工勤、手术、防护等类别设计医护各岗位服装的整体风格,实现穿着舒适、美观、大方、易识别和人性化,使医护整体服装的视觉感受达到信任、亲和、大方的效果等,在不断努力。
医护服装市场细分化、差异化、专业化发展已成行业共识。企业通过优化渠道布局、变革终端形态,深度挖掘品牌的市场效益。同时,加强内部运营体系建设,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优化供应链网络、组织结构以及生产流程,系统提升了市场快速反应能力。服务体系、服务标准的大力重构与完善,使得产业发展正向全程化服务方向转变。
(3)产品技术创新趋势
我国医护服装优势产品主要是日常工作服装、手术衣等天然材料类医护服装,但这些产品附加价值不高,技术难度较低。在高端化、专用化、特殊防护服装等方面还有提升空间。因此,我国医护服装产业亟待提升产业整体的创新能力以应对出口形势的不确定性。如果能充分利用国家政策的支持,改进企业自身管理体系的同时,积极主动创新、加大研发投入,紧跟全球技术发展潮流,开发出符合疾病发展趋势、可提高临床治疗效率和舒适度的独家专利产品、应用新技术的创新产品,将占据市场先机,构建差异化优势。


2025-2031年中国医护服装行业市场全景调查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2025-2031年中国医护服装行业市场全景调查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共十四章,包含2025-2031年医护服装行业投资机会与风险,医护服装行业投资战略研究,研究结论及投资建议等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