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我国成为全球半导体最大的消费市场,而我国芯片行业中主要为芯片设计和封测,制造领域依然较为薄弱。目前,全球出现了下游成熟市场对芯片行业驱动不足的局面,业内预计新兴产业或将成为新的驱动力,我国芯片行业规模有望突破万亿水平。随着5G时代的到来,通过提升自身技术能力,加强人才培养,中国芯片产业的前景值得期待。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和美洲(主要是美国)已经成为全球半导体前两大消费市场,其市场规模占比分别为32%、22%,其次是欧洲和日本。
2018年全球半导体行业市场占有率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据调查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集成电路行业销售额为6532亿元,同比增长20.7%。其中,设计业销售额为2519.3亿元,所占比重为38%;制造业销售额为1818.2亿元,所占比重从2012年的23%增加到2018年的28%;封装测试业销售额2193.9亿元,所占比重从2012年的42%降低到2018年的34%,行业结构趋于优化,但中游芯片制造依旧是我国芯片产业中最为薄弱的领域。
2009-2018年中国集成电路行业市场销售额及增速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8年中国集成电路市场结构占比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当前全球芯片行业下游市场大致分为通讯(含手机)、计算机、消费电子、汽车、工业、军事等领域,其中最主要的市场是通讯和PC/平板领域,二者占比达到61%,其次是工业、消费电子和汽车领域。但随着2018年传统PC和智能手机出货量的下滑,全球芯片行业出现了下游成熟市场对行业整体驱动不足的局面。业内预计,未来几年,将以5G、物联网、AI、大数据、工业机器人、智能穿戴等新兴产业为主要驱动力给全球芯片行业带来新机遇。
2018年全球芯片产品下游应用领域占比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增长率均高于全球芯片市场增速,行业发展态势良好。在这样的趋势下,我国作为全球芯片产业最大的市场,在新兴产业的驱动下,我国集成电路行业也会保持增长,预计到了2022年我国集成电路产业销售额将突破1.5万亿元。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芯片市场的产值4688亿美元,这其中中国芯片的产值不足400亿美元,占8%,而中国市场需求超过1500亿美元,占全球市场的34%,还有26%靠进口。
5G时代的到来,也给中国芯片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清华大学微电子研究所所长魏少军:5G以后我们要解决大规模机器间的通信,也就是经常讲的物联网,这个量是非常大的。如果我们在全国光是一个精准农业,几十亿亩的土地要全部精准化起来,需要多少探测的节点或者感知的节点?需要多少处理能力?无论是物联网还是高可靠低延时自动驾驶、工业控制等等这些都需要大量的芯片来支持,所以给芯片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2019-2025年中国光芯片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2025-2031年中国光分路器芯片行业市场全景分析及未来前景研判报告
《2025-2031年中国光分路器芯片行业市场全景分析及未来前景研判报告》共十三章,包含光分路器芯片重点企业发展分析,光分路器芯片行业投资机会与风险展望,光分路器芯片企业经营战略建议等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