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炼化产能扩张对于石油贸易格局的影响体现在多个方面,地方独立炼化企业在炼化产能扩张中发挥主导作用,国内成品油市场竞争更趋激烈,地方独立炼厂市场份额增加,成品油出口持续增加,出口权有望逐步放开。
成品油零售限价经历14次调整
7月9日,国家发改委发布消息称,根据近期国际市场油价变化情况,按照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自2019年7月9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标准品,下同)每吨分别提高150元和140元。折升价92#汽油及0#柴油均上调0.12元。
记者表示,经过本轮零售限价上调,本年度国内成品油零售限价已经历14次调整,其中9次上调,4次下调,1次搁浅。涨跌互抵后,汽油、柴油累计上调幅度均在415元/吨,折合成升价,92#汽油累计上调0.33元,0#柴油累计上调0.35元。
据测算,在本次调价政策落地后,油箱容量在50L的家用轿车,加满一箱92#汽油将较之前多花6元,出行成本微增。以月跑2000公里、百公里油耗在8L的小型私家车为例,到下次调价窗口开启(7月23日24时)之前的半个月时间内,消费者用油成本将增加9.6元左右。物流行业支出成本出现上升,以月跑10000公里、百公里油耗在38L的斯太尔重型卡车为例,未来半个月内,单辆车的燃油成本将增加228元左右。
出口权有望逐步放开
从2015年开始向地方炼油企业发放进口原油使用权配额和原油进口配额。行业准入政策放开,催生独立炼化企业快速发展。“成本加成”定价原则保障了炼厂获得相对稳定的生产利润,基本上没有多大价格风险,吸引社会资本进入炼化行业。通过新旧动能转换,地方独立炼化企业总体规模和竞争力逐步提高。从经营主体看,基本形成中石油、中石化为主,中海油、中国化工、中化、地方独立炼厂、外资及煤基油品企业等参与的多元化格局。
“由于国内炼化能力的不断增长,原油净进口量继续快速增长。”唐廷川表示,地方独立炼厂市场份额也在不断增加。据统计,2018年,地方炼厂汽柴油产量达6500万吨,市场份额已升至23.7%。
我国庞大的市场和石化产品需求的稳步增长,吸引国外大石油石化公司加快进入我国,石油化工产品的对外依存度将不断降低。去年,成品油净出口量首破4000万吨大关。
近年来,成品油净出口量显著增加,有效平衡了国内供需矛盾,提高了国内炼厂开工水平,提升了炼化效益与运行的安全和平稳,同时扩大了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国家对成品油出口实行国营贸易管理,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和中化集团具有成品油出口权。目前国家正在研究对非国营单位放开成品油出口权。据悉,本次此次论坛由华东理工大学主办,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和金联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承办。


2025-2031年中国成品油行业竞争现状及投资前景趋势报告
《2025-2031年中国成品油行业竞争现状及投资前景趋势报告》共十二章,包含中国成品油行业重点企业分析,2025-2031年中国成品油行业发展趋势预测分析,2025-2031年成品油行业产业投资机会与风险分析等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