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育肥成活率、出肉率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出栏体重成为影响单位猪肉产量的关键因素。通常情况下,考虑饲料经济性以及猪舍的使用效率,生猪出栏体重稳定,一般保持在100~110公斤。 2016年以来,由于猪价大幅上涨以及原材料价格(玉米价格)下行,养殖户通过压栏以扩大头均利润, “牛猪”的现象频发,平均生猪出栏体重震荡上升。另一方面,对于大型养殖集团而言,受益于育种技术、饲养管理水平的提高,肥猪出栏的体重有所提升,但单位成本仍得以控制。以温氏股份为例, 利用公司的单月出栏数据、销售收入以及销售均价, 经我们测算, 2017年2-5月肥猪出栏体重达到120公斤以上,同比上升约6公斤。综合来看,尽管生猪出栏量同比依旧下行,但体重的增加导致猪肉供应量或不再下降。以2017年1季度的情况为例,国内生猪出栏量同比下滑约5.4%,但猪肉产量基本持平。
从料肉比角度,一般情况下,出栏体重过大不具备经济性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猪价整体运行在高位区间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临储政策改革后,玉米价格震荡下行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6年以来,行业持续处于高盈利状态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17Q1,出栏体重上升导致猪肉产量略有增长
注:假定出肉率均约为78%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7年2-5月,温氏股份商品肉猪头均出栏体重上升至120公斤以上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2017-2022年中国猪肉市场深度监测及未来前景预测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