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艺术人才资源供需情况
艺术人才培养资源供需失衡。近几年,随着需求的不断增加,我国艺术教育发展迅速。目前,教育部批准独立设置的本科艺术院校有31所,高职院校42所,艺术类中职学校130多所。但这些教育资源远远无法满足建设文化强国的人才需求。
产业信息网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艺术品市场需求预测及战略咨询报告》显示,时代发展和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提高,要求我们不但要培养高端专业艺术人才,更需要培养普及型、应用技能型艺术人才。因此精英式艺术教育已经不能满足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需要。近年来全国艺术类考生、艺术特长生报考人数逐年上升,无论是专业还是普及型需求都十分强劲,特别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文化产业更是需要大批应用技能型文化艺术人才。
二、艺术人才培养资源分布
艺术人才培养资源分布不均。由于体制原因,我国艺术人才培养资源存在两个短板:高端精英艺术人才培养力度不够、普及应用技能型艺术人才培养资源分布不均,地域差异大。表现为:一是专业艺术高校数量分布不均,院校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和东部发达地区,西部相对匮乏;二是艺术师资数量和质量地区差异大;三是艺术产业市场的培育地区差异大,导致艺术人才就业结构不均衡。
三、艺术人才培养层次结构
艺术人才培养层次结构不尽合理。精英艺术人才培养和普及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界定不清楚,艺术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立交桥体系尚未很好构建。这导致学生在个人发展定位上好高骛远,不能准确定位,贻误前程。
四、艺术人才培养机制现状
艺术人才培养机制不健全。突出表现在很多艺术院校定位不准确,在培养高精尖还是应用技能型人才、求特色发展还是完备办学体系、重文化教育还是重专业教育、是继续扩招还是缩减规模等问题上游离。
五、艺术人才供给质量问题
艺术教育办学秩序混乱影响人才培养质量。艺考升温让很多综合性大学和理工科院校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开设艺术类专业,造成硬件有余、软件(尤其是师资和专业建设)严重不足的情况。而有人才培养基础的专业艺术类院校又存在硬件严重不足问题。以上两种情况导致艺术人才培养质量得不到保证。
六、艺术教育政府支持力度
地方政府对艺术教育投入扶持力度不够。各省市在对待艺术教育的投入上也是参差不齐。全国艺术人才培养的基础绝大多数是文化厅局(行业)主管的学校,在我国文化艺术人才方面起到主要支撑作用。但由于管理体制的原因,行业主办的学校的经费得不到保证,基础建设投入不足。一些省市由教委(教育厅局)管理的学校拨款能够有一定保证,但对于按艺术规律进行专业建设重视不够,指导不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