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830年第一条美国铁路诞生以来,铁路对美国社会及经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之后美国铁路蓬勃发展,在1916年运营里程达到顶峰;1880-1970年由于越来越严格的规制改革让铁路发展逐渐举步维艰,同时公路运输及水路运输的发展给铁路带来了较大冲击,期间还遭遇1930年前后的经济大萧条,种种不利因素让铁路运输在1970年基本到了崩溃的边缘。而1980年的《斯塔格斯铁路法案》让美国铁路重获生机,法案的主要内容为放松管制、给予铁路公司更多市场化的经营权利,之后美国铁路生产力大大提高、铁路费率显著下降、铁路私人投资回升。美国铁路可以被称为全世界最安全、最有效地货运铁路系统。
美国铁路历史发展
一、政府资助,蓬勃发展(1830-1910)
1830年,美国历史上第一条铁路——仅13英里(约21公里)的“巴尔的摩-俄亥俄”铁路建成通车,美国运输史进入“铁路时代”。该时期政府为了促进西部发展,给予铁路建设多种资助,美国铁路处于蓬勃发展阶段,铁路里程迅速提高,铁路公司数量不断增长,至1916年到达鼎盛时期。但是由于此阶段美国铁路市场处于开放的自由竞争阶段,造成了铁路数量过多、分散建设、无序竞争、部分平行线路间无限制的过度竞争等现象。
政策——政府资助:
铁路建设初期,巨额投资及投资回报的不确定性让私人企业不愿意投资铁路,而政府则意识到铁路对西部开发及全国经济的重要作用积极给予建设资助,1870年前,政府约资助约占铁路建设资金的30%。政府资助并不意味着政府财政直接承担所需全部资金,而是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如充分利用金融工具进行资金借贷、给以政策性扶持、无偿赠予土地、统一技术规范等。
事件——南北战争:
在1865年南北战争期间,铁路发挥了关键的作用,由于当时北方铁路路网较南方更加完善,因此在物资运输方面更加畅通且有时效,可以说北方良好地铁路设施对北方去的最后的胜利起了重要作用。1865年南北战争结束后,美国从农业国家转变为了工业国家,随着产业结构的变化凸显铁路的运输优势,开始了铁路发展的“黄金时期”。
结果——里程快速增加:
1916年美国铁路处于鼎盛时期,总营业里程达到历史最高值为25.4万英里,约40.9万公里(而2012年中国铁路营业里程仅为11万公里),构成了美国特有的多线平行网络结构;铁路行业员工180万人(当时美国常住总人口约为1亿人,2011年中国铁路从业人员214万人,铁路运输业从业人员156万人);铁路公司最高峰时多达6000多个;铁路货运量周转量占总运输市场的77%,客运周转量占98%。
二、政策管制,由盛转衰;替代竞争,濒临崩溃(1890-1970)
由于铁路运输业的过度竞争,运价变动剧烈,铁路公司之间经常开展恶性价格战,价格歧视行为也很盛行,因此政府为了稳定运价,于1887年成立ICC来逐渐管制铁路公司,而管制同时降低了行业竞争力度,使行业失去了市场活力,铁路行业开始由盛转衰。再加上公路运输业、水路运输业的蓬勃发展和替代竞争,让铁路行业濒临崩溃。
政策——逐渐管制:
州际贸易委员会(ICC)的成立标志着美国铁路管制的开始,随后颁布的各种法令使铁路公司是失去了市场能动性,主要为对运价进行严格管制。此次改革的失败是致使铁路行业由盛转衰的原因之一。
美国铁路管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时间 | 法令 | 主要内容 |
19世纪 | 格兰其法令(铁路公 | 规定最高运价表; |
60~70年代 | 司非法行为取缔法) | 禁止地方差别待遇;禁止铁路合并,保持铁路竞争;禁止向公务员发放免费票,减少受贿行为。 |
1887年 | 商务管制法 | 成立ICC,裁定公平合理运价;禁止不同地区、托运人、商品间的差别待遇;禁止长短途运价差异;禁止铁路企业联营,以维持竞争等。 |
1903年 | 埃尔金斯法(反回扣法) | 处罚给以回扣或其他好处的行为;规定回扣属违法行为;背离公布运价或者坚持被法院禁止的运价为违 法行为。 |
1906年 | 哈布恩法 | 增加ICC的权利 |
1910年 | 曼恩-埃尔金斯法 | ICC有权终止运输企业改变运价,并对己经交付运费者给以补偿 |
1913 | 估计法 | 要求ICC评估铁路资产的合理价值,以便于制定和检查铁路运价。 |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
规制不合理的例子有:1)ICC对每个货种设定最低及最高价格,而不考虑该货种该时段的运输需求和供给。ICC给粮食运输设定低费率而工业品设定高费率,致使工业品均转向公路运输。2)费率仅考虑运输两点之间的距离,选择不同线路到达终点的运价是相同的,不考虑选择线路不同运距不同带来的成本不一。3)运价上涨仅仅在成本上涨之后,运价的调整只考虑已经发生的、而不考虑未来可能发生的,运价调整往往是滞后的。4)铁路公司没有自主权,例如铁路公司申报使用新车辆以更便宜的价格运输谷物,而政府未批准的理由是这样会夺走水运市场的生意。种种例子可以体现出政府规制的死板,而这种规制让铁路公司无法发展创新的运营模式,经营举步维艰。
竞争——公路水运蓬勃发展:
替代性竞争是造成铁路行业逐渐走下坡路的第二个原因。1950-1960年间,美国公路运输业及水路运输业蓬勃发展,这也得益于联邦政府给予数百亿的资金来支持州际公路及水路建设。公路运输的市场份额不断攀升,铁路流失了大量的客户及市场份额。
事件——经济大萧条:
1929-1933年的经济大萧条更是让美国铁路发展雪上加霜,4年间年美国铁路营业额下降了50%,7万英里(即11万公里)、占30%的铁路线进入破产管理程序。而1939年-1945年的战争带来的铁路运输需求给美国铁路带来了一丝喘息机会,但是好景不长,二战结束后直至1949年,铁路货运周转量下降了28%。
结果——铁路转盛为衰:
政策管制以及公路水运带来的替代性竞争是美国铁路开始走下坡路的两大主要因素。至1970年有大批铁路公司宣布倒闭,破产线路占当时美国铁路总里程21%,铁路货运周转量市场份额下滑至35%,铁路行业的平均投资回报率由1940年的4.1%下降到1970年代2.0%。因为缺乏资本愿意投入、无法维持日常维修,4.7万公里(约占总里程1/4)的铁路线不得不由于安全问题降低速度。
940-1970年铁路投资回报率不断下降
1930-1970年铁路市场份额不断下降
三、放松管制,重获生机(1980至今)
铁路运输经历了急剧衰退的严冬,为了促进美国铁路的重新发展,自1980年通过了著名的《斯塔格斯法案》,取消了对铁路公司的较多管制,并剥离铁路公司连续亏损的客运业务,之后美国铁路开始走向复兴。
政策——放松管制:
铁路濒临绝境后,政府只有两条路来做铁路改革:一是铁路国有化但可能继续面临亏损,二是重新立法,让过于严格的规制更加合理。美国政府选择了第二条路,在1980年通过了著名的斯塔格斯铁路法案,取消了以前很多对铁路的管制措施,给予铁路公司更多市场化的权利,例如允许合同运价方式,采用市场化定价法,允许铁路企业出售和废弃既有铁路线路等。此外,1970年,政府剥离了各铁路公司一直亏损的客运业务,成立全国性负责客运的Amtrak公司,为铁路公司甩掉了负担。
放松管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时间 | 法令 | 主要内容 |
1976年 | 铁路复兴和管理改 革法(4R法案) | 放松了对运价的管制;加快了对一些事务的处理。 |
1980年 | 斯塔克斯法 | 允许铁路公司根据市场的需要适当调整运价;铁路公司可采用合同运价,签订协议来运输;不再强制要求铁路公司继续亏损线路的经营;明确强调铁路公司收益要具有充分性;在不需要防止铁路公司滥用市场势力侵害托运人利益的情况下,最大程度的拓宽管制的豁免范围等。 |
1995年 | 州际商务委员会终止法(ICCTA) | 撤销ICC,于1996年成立地面运输委员会(STB),对管制范围、内容等进行界定和调整 |
机构变革:STB的组织架构及职能
美国地面运输委员会(STB)是在铁路管制结束后,继承过去的州际商务委员会(ICC)的组织。STB是一个负责铁路运价与服务纠纷和评估铁路合并的经济监管机构。尽管STB在行政上从属于交通运输部,但它是能够独立决策的。
作为一个协商和监管的实体,STB对于以下铁路相关的事务具有监管权:
1)铁路运价和服务(核定是否合理,受理相关投诉)
2)铁路结构改造(收购、兼并,线路买卖,线路铺设,线路废弃)
3)相关铁路公司管理(监督各枢纽、线路等相关设施是否公平开放)委员会共有三名成员,包括主席、副主席、专员各一名,由美国总统任命,由参议员认定,五年一届。
STB组织架构图
STB各部门主要职能
部门 | 职能 |
公共援助、政府事务与合规办公室 | 运输部的主要对外联系点,为公众、政府机关(包括国会、州和地方政府)、铁路顾客及新闻媒体服务,负责回答关于STB的程序、规则和行为的部门。 |
经济办公室 | 经济办公室的三大主要职能为: •数据收集和报告 •经济与政策分析(用于支持委员会决策)经济办公室通过经济、成本、财务及工程分析来为STB涉及铁路最高限运价率诉讼、兼并、线路放弃、线路建设与轨道使用权的决策提供支持。 •经济分析应用(尤其是对于STB成本系统开发)STB成本系统用于诸如铁路运价率上限诉讼、计算废弃铁路的支线成本诉讼、以及其他监管中的成本估计。 |
法律总顾问办 公室 | 总法律顾问办公室主要为STB提供法律咨询建议,并在法庭上为STB受到起诉的命令与决议做辩护。跟美国其他的联邦机构不同,STB拥有独立的提起诉讼的权利。当STB的命令与决议在法院受到起诉时,STB(由STB总法律顾问办公室辩护律师代表)与美国政府(由美国司法部的辩护律师代表)会作为被告出席庭审。 |
诉讼办公室 | 负责研究与准备决议草案。它为STB正式的案件(或诉讼)存档做公开记录,为这些案件所呈交问题的解决提出建议,并为STB发布决定做准备。 |
环境分析办公室 | 负责为STB在相关的环境评审工作提供指导,通过结合环境数据与国家环境政策法案和其他环境法律进行分析,并为STB委员会成员决策提供建议。 |
管理主任办公 室 | 负责STB机构内部的管理事务,包括设施、预算与人事管理。 |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
结果——生产率提高、市场份额上升、运价下降、投资回报率提升、铁路安全改善:
1)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
斯塔格斯法颁布之后,美国铁路货运业的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从1980年到2010年,单公里货运收入从90万美元增长到224万美元;单公里货运周转量从513万吨增长到1286万吨(虽然营业里程下降,但是总运量上升,运营效率提升);员工数量从45万人下降到15万人,而单员工货运周转量则由200万吨公里/人上升到1000万吨公里。此外,车辆利用率显著上升,单车周转量增长3倍;能耗水平显著下降,能源效率增长1倍。
1980年后单公里货运收入及周转量显著上升
1980年后员工量减少、员工效率提高
1980年后车辆利用率显著上升
1980年能耗利用率显著上升
运价逐步降低,竞争力提高
1980年改革之后的二十多年以内,在运量上涨和生产效率提升的同时,铁路运价逐年降低。进行通货膨胀调整后的运价,2000年运价比1980年下降了59%,到2003、2004年降到历史最低,仅为1980年的40%;到2011年,虽有所上升,但仍然是1980年的45%,近几年运价上升主要为成本上升导致。
1980年后通货膨胀调整后的运价逐步下降
1980年未经通货膨胀调整的运价
市场份额稳中有升
改革后,运价有了较强竞争优势,铁路货运量和货运周转量不断提升,屡创新高。2010年铁路货运周转量相较1980年上升了70%,仅次于航空业增加148%,卡车增加110%。随着铁路货运量的增加,铁路货运在货运市场中的份额稳步提升,目前稳定保持在40%左右。
1980年后货运周转量市场份额逐步回升
1980年后货运周转量增加
4)投资回报率逐渐提高、铁路投资不断增加
改革后,由于经营状况的改善,美国铁路企业的财务状况得到了极大的好转。上世纪70年代,美国铁路运输行业平均净投资回报率跌落到了2.0%。而1980年铁路改革以后,行业投资回报率逐步回升,2000行业平均回报率达到8.5%,而2011年一级铁路平均ROE已经高达15.9%。而铁路行业也吸引着更多的资本进入,固定资产投资年复合增长率约为6%。
1980年美国铁路行业投资回报率不断攀升
1980年固定资产投资不断增加(亿美元)
铁路安全状况逐渐改善
在注重效率提升和运价减少的同时,铁路的安全性更引起公众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从1980到2011,铁路事故率下降了76%,铁路工作人员受伤率下降了84%,交叉路口碰撞事故率下降了81%。目前,铁路工作人员的受伤率甚至是美国主要行业中最低的。
1980年后事故率不断下降
2010年铁路为事故率最低行业
2025-2031年中国铁路行业市场发展态势及投资战略研判报告
《2025-2031年中国铁路行业市场发展态势及投资战略研判报告》共十章,包含中国铁路行业主要企业经营分析,中国铁路改革及国外运营模式借鉴分析,中国铁路行业发展预测及投资机会分析等内容。
文章转载、引用说明: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
1.可全文转载,但不得恶意镜像。转载需注明来源(智研咨询)。
2.转载文章内容时不得进行删减或修改。图表和数据可以引用,但不能去除水印和数据来源。
如有违反以上规则,我们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力。
版权提示:
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